[摘要] 樓市有漲有跌,房子卻是剛需??粗械姆孔樱钟錾先蚀鹊牡禺a商打折促銷,就買吧。這兩個月為了業(yè)績,回籠資金,更多的地產商會選擇走量。
前些時候,聽身邊朋友談起,過去幾年最大的失誤是沒有投資買房,否則早就實現財務自由了?!霸浻袀€機會放在眼前”,這樣的感慨,就好像青春不再。
但并非買房的都是贏家。媒體最近有報道說,長三角一帶已出現“棄房斷供”現象。如果他們要感慨,則一定是“悔不該錯斬了鄭賢弟”。
做企業(yè),也存在行業(yè)選擇。我曾說過,只要不是傻子,過往10年,凡地產商都掙了大錢。有些公司就后悔沒有早點從事地產開發(fā)。但也未必。譬如,有個公司很早就在濟南城郊圈了大片的土地,結果陷在里頭,到現在還是虧損。更別說極少數地產商還破產了。
有個詞最近挺熱乎,叫做黃金時代,有部同名電影也即將上映。雖然幾年前我就厚著臉皮宣稱過,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,但只有萬科王石說出來,才夠權威。這句話,對投資者和地產商都適用。
對于投資者來說,買房動輒翻倍的時代,可見的時期內很難再遇到了。雖然還有專家鼓吹北京房價要漲到80萬/平方米,除非發(fā)生惡性通脹,否則就是夢囈。太遙遠不去眺望,至少到2018年,住房“去投資化”仍將是重要的政策取向。
對于地產商來說,房地產暴利的時代,也正在告別。翻一翻房地產上市公司的2013年年報和2014年半年報,一批企業(yè)的凈利潤率急劇滑向10%。要是一不小心拿了兩塊高價地,沒準就苦苦掙扎在虧損邊緣。君不見,一些家電或制造企業(yè),前幾年悍然殺入地產,后來卻不得不退地的退地,賣項目的賣項目。方知地產渾水沒那么好趟的。
如今,似乎又到了一個選擇窗口。當然,對地產商而言,只要不是做完某個項目就清倉養(yǎng)老,就會繼續(xù)做下去,管它是黃金時代還是白銀時代。剩下的只是買什么樣的地塊,如何精細管理,力爭把利潤率做到10%以上。
對投資購房者而言,誘惑又來了。無論你承不承認,明擺著多數城市就是在救市。取消限購就取消吧,你還得寸進尺,非要搞什么契稅補貼、購房入戶。未經多數人同意,你用公民的納稅錢,去補貼少部分購買商品房的人,實在是不公平。
有知名專家和地產商稱,取消限購是在糾偏,但發(fā)放購房補貼,顯然是制造另一種偏,卻沒看到誰說要糾。我本想呼吁有關部門,叫停這些操之過急的做法,但人家冠冕堂皇的主題,救的是地方經濟和地方債務,關卿何事。只好默然。
樓市有漲有跌,房子卻是剛需。我們都希望能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房,但真正能抄到底的卻是運氣的成分較多。媒體多喜歡用降價潮這樣的字眼,不過,至少現在還未成潮。2008年那輪調整,房價75折也只是個別現象,何況地產商今年遠沒有那時困難。
我多次重復,房地產需要一次溫和的調整,時段稍長的調整,譬如2014-2015年持續(xù)兩年,于整體經濟于行業(yè)本身都是有益的。但如你所知,僅僅是過去的半年,很多地方已經承受不起。于是,房價暴跌的想法,還是收起來罷。
緊接著的一句話,看中的房子,又遇上仁慈的地產商打折促銷,就買吧。雖然最近成交出現明顯的增長,但膽敢率爾漲價的地產商,并不多。我相信,這兩個月為了業(yè)績,回籠資金,更多的地產商會選擇走量。這就是下單的機會。
一些投資買房有癮的朋友,可能又按捺不住了。但我忍不住想說,止步吧。投資買房的朋友,必須祈禱房價每年漲10%以上,否則就是零收益。與其膽戰(zhàn)心驚盯著那房價曲線,還不如開個淘寶網店。再不濟,買理財產品也比炒房的收益更穩(wěn)定。
這些年來,我們被房子束縛得太緊了,很不快樂。有些是被動的,有些卻是主動的。生活中總有很多不如意,而太陽每天都是新的。正如那一天,備受霧霾之苦的北京朋友,發(fā)現晚霞是如此的絢爛,于是貼滿了整個微信朋友圈。塵世的美好,在眼里,也在心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