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摘要] “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,我在你身邊,你卻在玩手機?!边@句網(wǎng)友們的調侃之言正是“手機族”的真實寫照。自從手機有了“智能”的稱號,就搖身一變成了人們的“貼身秘書”。
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們在一起,你卻在玩手機。”近日,重慶市民小葛為了從手機上搶回丈夫的關注,斷掉家里的為wifi,結果引來一場糾紛。(3月7日參考消息)
“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,我在你身邊,你卻在玩手機。”這句網(wǎng)友們的調侃之言正是“手機族”的真實寫照。自從手機有了“智能”的稱號,就搖身一變成了人們的“貼身秘書”。當人們越來越依賴手機,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隨之而來———健康不在、親情疏遠、隱私泄露……
我們在地鐵上隨處可見人們或是玩手機,或是聽歌看電子書,幾乎80%以上的人都離不開智能手機,哪怕只是半天兒不見,也會魂不守舍,坐臥不寧。
信息社會,最重要的是就是信息,面對生活和工作的壓力,手機成為信息溝通不可或卻的溝通工具。為什么我們如此依賴手機?當年沒有手機的時候我們不是也過得好好的嗎?雖然智能手機有微信、微博、新聞客戶端等功能,但這些功能必然會對人們的生活方式造成影響,如果一味依賴手機,被其綁架的話,人的身心會出現(xiàn)諸多問題。
筆者認為,在手機已經(jīng)成為生活必需品的今天,其雖然為我們帶來了不少的便利,但是過于對手機的依賴會有一些危害潛伏在身邊,如果以為這只是一件小事,不去警惕的話,后悔的肯定就是本人。
其實,社會交往才是人類最基礎的需要之一,人們從健康的社交關系中更能獲得歸屬感和親密感。把眼睛從小小的手機屏幕上挪開,我們的生活同樣可以過得精彩、有意義。閑暇之余,欣賞著路邊的風景,回想今天自己一天工作的得失,甚至發(fā)會兒呆,讓腦筋輕松一會兒,也未嘗不是個放松的好方法。
別讓手機“綁架”了你的生活。適時放下手機,回歸真實。(袁寶)
我國憲法是同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實踐探索緊密聯(lián)系在一起的,既保持憲法連續(xù)性、穩(wěn)定性、權威性,又推動憲法與時俱進、完善發(fā)展,是我國憲法發(fā)展的必由之路。 【詳情】
網(wǎng)站簡介 | 版權聲明 | 廣告服務 | 聯(lián)系方式 | 網(wǎng)站地圖
Copyright © 2012 hnr.cn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
映象網(wǎng)絡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