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 對話人
郝增茂
49歲,河北省邯鄲市邱縣農民漫畫家,邱縣農民廉政漫畫創(chuàng)作主力。自1984年開始發(fā)表作品,先后在人民日報《諷刺與幽默》《工人日報》《大眾漫畫》等發(fā)表漫畫、連環(huán)畫2000余幅,50余幅在全國漫賽中獲獎。
農民漫畫家:反腐最終要靠法律和政策
漫畫創(chuàng)作對事不對人
新京報:邱縣漫畫得到了中紀委的肯定,知道后有什么感受?
郝增茂:我是從縣里知道的消息,縣里還說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特別批示了我們的漫畫,我挺高興的。
新京報:你覺得漫畫對反腐可以起到什么作用?
郝增茂:漫畫是個藝術形式,一個表達心聲的途徑。最終反腐要靠國家的法律和政策,靠實際行動。
新京報:漫畫多諷喻,會不會引起某些人的不滿,怎么把握創(chuàng)作的尺度?
郝增茂:對事不對人。有人看了不高興,那是做賊心虛。
“反映百姓對官員期待”
新京報:在你的作品中,體現(xiàn)了怎樣的訴求?
郝增茂:國家給了農民好政策,有時被地方層層盤剝了。(比如地方)克扣貧困補貼、征地補償款之類,我會畫一些反映這種現(xiàn)象的漫畫。
還要反映老百姓對父母官的期待。我一個獲獎作品,一共有兩幅。第一幅是一名官員包養(yǎng)了一位漂亮女子,另一幅是一位官員用自己的工資資助貧困大學生,題目就叫《同是“包養(yǎng)”》。里面有我們老百姓的評價在里面。
“平常老老實實種棉花”
新京報:你是怎么想到要學習漫畫的?
郝增茂:主要還是愛好。1983年成立青蛙漫畫組的時候我就報名參加了,拜了師,這才有了比較多的學習機會。
新京報:當時就畫廉政漫畫嗎?題材選擇有哪些考慮?
郝增茂:我早期就畫過一些反映廉政內容的漫畫,但并不成規(guī)模。那時想到啥畫啥,群眾喜聞樂見的都畫。
廉政漫畫這兩年畫得多一些,一方面是縣里經常組織主題畫展、主題活動,定義個題目給我們。十八大之后(縣里有關)廉政主題的創(chuàng)作要求就更多一些。
新京報:創(chuàng)作漫畫給你帶來了什么?
郝增茂:畫漫畫掙不了幾個錢,平常要老老實實種棉花。但畫漫畫帶給了我好心情。
新京報:縣領導有意讓邱縣漫畫產業(yè)化,你怎么看?
郝增茂:這個我們農民肯定是歡迎的。我們邱縣并不富裕,農民主要依靠種植棉花為生,一年沒有多少錢。我們當然希望漫畫最終帶給我們財富。
(新京報記者 盧美慧)
相關新聞
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