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 郭沫若故居
郭沫若故居
去年剛經(jīng)過一次大修
級別: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客流:每天20人左右
門票:20元
文物展示:四合院全部對外開放。北房原狀陳列室可隔窗參觀,前院陳列展廳可近距離觀看,后院陳列展廳須在欄桿外觀看
主管單位:中國社會科學院
管理人員:20余人 開放時間:1988年
郭沫若故居東臨什剎海,南望北海,地處胡同游起點,卻游客稀少,7000平米的故居只有約20位參觀者,而不遠處的恭王府則人滿為患。
四個展廳未設講解員,游客需自行參觀,管理人員會為游客的疑問做出講解。工作人員負責清掃房間,沒有雇保潔工人。為了保護原有木制地板,展廳的參觀通道用地毯覆蓋。
故居門窗顏色非常鮮艷,隱約還可聞到油漆味兒,工作人員介紹,繼2000年左右的一次裝修維護之后,郭沫若故居在去年完成了一次整體的大規(guī)模修繕。展廳里幾把椅子的座套已無法修補,便更換成了同樣顏色的新座套。
4 李大釗故居
李大釗故居
地處死胡同不便參觀客
級別: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客流:平均每天30-40人
門票:10元
文物展示:院落、房間內(nèi)陳設只能從外面觀看;部分陳設物件為仿制;印刷品不對外展出
主管單位:西城區(qū)文化委員會
管理人員:17人
開放時間:2007年
位于金融街高樓之后胡同深處的李大釗故居不容易被找到,盡管沿路設了路牌,記者還是走了將近10分鐘才找到。
據(jù)李大釗故居主任張茂冬介紹,李大釗在此住過四年。以前是個大雜院,后來為了恢復故居原貌,西城區(qū)出資1200萬元進行騰退,又根據(jù)李大釗子女的回憶布置還原,一些陳設是根據(jù)其親人的描述做的復制品。珍貴文物主要是近幾年從各處找到的李大釗的書籍等印刷品,目前尚不具備展出條件。工作人員稱,平均每天有30人左右參觀,多是團體來接受愛國主義教育。
他說,盡管李大釗故居社會功能重要,但因開館較晚,地處死胡同,交通不便,又無停車位,發(fā)展受到很大制約,除了團體參觀,平時游客很少。此外,故居周邊百姓對文物保護的認識程度不高,會出現(xiàn)居民私搭房屋、影響景觀的情況。
2013首屆“濕身C S對決,激情水戰(zhàn)蟒河”大型活動正...
《皇城探秘之康熙圣旨》大型闖關活動開始了!想要...